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它反映了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关键指标。从构成来看,可支配收入包含工资性收入,像劳动者通过工作获得的薪酬;经营净收入,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财产净收入,例如利息、租金等财产性收益;以及转移净收入,像养老金、社会救济金等转移性收入。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它决定了消费和储蓄能力。可支配收入高,意味着有更多资金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提升生活品质,也能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从宏观经济角度,可支配收入影响着消费市场和经济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比如,一个家庭月收入为10000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500元,那么该家庭的月可支配收入就是9500元,这9500元可由家庭自由安排,用于日常开销、投资理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