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是墨子发现的。
小孔成像是中国古代学者墨子最早发现的光学现象。他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为什么会有这奇怪的现象呢?墨子一样,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决心去弄个明白。他反复地试验,终于弄清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指出光是从人身上沿直线向四面八放射的,光在通过小孔时,由于人体上下部分发出的光线到达墙的距离不同,因而光线在小孔后面的墙上形成倒影,且倒影的大小与人离小孔的远近有关,他把自己的观察分析结果,详细地记录在了《墨经》一书中,这是人类对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小孔成像所得到的像的倒立的,且成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和小孔的形状并没有关系,小孔只是起到透光的作用。小孔成像特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颜色的光都能通过小孔后成像。小孔成像特点如果物体是彩色的,像也是彩色的,像与物体的颜色完全一样。小孔成像时,像的清晰程度与小孔的大小有关、跟小孔的形状无关。
墨子对光学很有研究,对于光的性质以及光与影的关系了解得很深入,因此才能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并通过对小孔成像的实验,给予了有力的证明。这一发现,不仅是古代光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现代光学、物理学的研究中,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