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蛇是生小蛇的,还是生了蛋再孵小蛇的?

2025-01-14 07:58:19

蛇类的生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卵生和卵胎生。在卵生方式中,大多数蛇类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例如,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烙铁头等毒蛇,以及蟒蛇、王锦蛇、乌梢蛇、赤链蛇等无毒蛇都属于这一类。蛇卵呈椭圆形,卵壳具有革质,质地柔软而坚韧,颜色为白色或白褐色,表面覆盖着粘液,常常粘连在一起,有的则单独存在。不同蛇种的卵大小各异,最小的如育成蛇的卵只有花生米大小,而最大的蟒蛇的卵则比鹅蛋还要大。蛇类产卵的数量因种类而异,一般而言,大型蛇类产卵数量多于小型蛇类。例如,盲蛇每次仅产卵2枚,丽纹游蛇也是如此,而蟒蛇的产卵数量最多,可达百枚以上。母蛇通常选择隐蔽的地方产卵,如石下、落叶下或树洞中,并需要一定湿度和温度。产卵后,母蛇大多离开,让卵自然孵化,但也有蛇种会守护卵,如雌蟒会盘伏在卵上,这样可以提高孵化温度。眼镜蛇科的一些蛇种也有守护卵的本能。各种蛇从卵内孵出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天,长则8个月,一般约为2个月。孵化时间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卵在母体内发育的时间以及孵卵期间的环境温度。在适宜的温度下,温度越高,孵化越快。例如,成都动物园在人工孵化黑眉锦蛇卵时,温度在17-23℃时需要80-88天,而在20-25℃时只需67-72天。仔蛇在孵出前,会在前颌骨上长出临时性的卵齿,用以划破卵壳,孵出后不久卵齿就会脱落。卵胎生是另一种生殖方式,这种方式下,蛇并非产蛋而是直接产仔蛇,看起来像是胎生。实际上,蛇卵在母蛇的输卵管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成为仔蛇后再产出。仔蛇的营养始终来自卵中的卵黄,而非母体,不形成胎盘,母体仅起到“孵卵箱”的作用,两者之间没有营养上的联系。卵胎生的蛇种主要包括蝰蛇、蝮蛇、竹叶青,以及大多数海蛇,无毒蛇如水赤链、红点锦蛇等也采用这种方式。卵胎生蛇种多生活在寒冷地带、高山地区或水中,这是它们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例如,海蛇长期生活于海水中,因此演变为卵胎生。这些蛇种常常将带有卵的身体后半部暴露在阳光下,以提高温度孵化卵直至产仔,产仔数量因种类而异,一般约为10条左右,最多的蝰蛇可达63条。初产仔蛇立即可以活动,大多数幼蛇在出生后数天至一个月内利用剩余卵黄为营养,一般不摄取食物,有的则一出生就开始觅食。刚出生的仔毒蛇已有毒液分泌,应小心防止被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