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腰带的分类:可分为布制和皮革制两种。皮革制腰带起源于游牧民族的蹀躞带,反映了我国民族交流的历史。2.皮革制腰带的演变:根据装饰品的不同,皮革腰带又称玉带或犀带等。腰带上的装饰象征着佩戴者的官阶品位。3.明代腰带的宽度:明代皇帝的玉带宽度大于腰围,仅为装饰,无实用性。这一特点在定陵出土文物中得到证实。4.腰带的象征意义:玉带不具实用性,更多体现身份地位。例如,“杀人放火金腰带”表明腰带是身份的象征。5.腰带在历史中的赠予:如张居正参加乡试时,湖广巡抚顾璘赠送犀带以勉励。6.京剧腰带的来源:京剧中的腰带反映了明代革带的风格。7.革带变宽的原因:随着装饰品材质和数量的增加,为保持装饰品的大小,腰带宽度逐渐增加,以体现地位高低。8.明代皇帝革带的特点: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革带上有24件玉石,符合天子规制。9.明代公服的特点:明代公服保留了一些宋代特点,但公服不常用,常用的是双挞尾的腰带,如定陵出土文物所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