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到想要了解关于古人勤学的文言文,我这里有一篇《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这是明代文学家宋濂的作品,讲述了他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以此勉励后学。下面我为你翻译并简单注释其中的一部分:
文言文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
“我小时候就特别好学。因为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书,亲手抄录,计算好日期归还。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不能弯曲伸直,我也不敢懈怠抄书。抄写完后,跑着去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期限。因为这样,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注释:
“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特别爱好学习。“无从致书以观”: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假借于藏书之家”:向有书的人家去借。“计日以还”:计算好日期归还。“弗之怠”:不敢懈怠,指不敢停止抄书。
这篇文言文通过宋濂的自述,生动描绘了古人对学问的渴求和勤学不辍的精神。即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坚持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希望这个短篇文言文能满足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