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一个月都不坏,主要得益于采摘成熟度控制、采后处理以及运输过程中的精心管理。
在采摘环节,果农通常会在车厘子七成熟时就进行采摘。此时,车厘子内部的乙烯释放量较少,这种植物激素如果大量释放,会加速果实的成熟与衰老。因此,七成熟采摘能够延缓车厘子的衰老进程,为后续运输和储存争取更多时间。
采摘后的车厘子会立即进行一系列处理,包括冷激处理、清洗与保鲜剂处理,以及采用先进的气调包装技术。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抑制车厘子的呼吸作用,减少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一步减缓水分流失,使车厘子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水润状态。
此外,车厘子在运输过程中被装载在专业的冷藏集装箱内,内部温度和湿度都受到严格控制。通常,温度会被精准控制在-1℃至0℃之间,这种低温环境能够大大减缓车厘子的新陈代谢速率,从而延长保存时间。
最后,部分车厘子品种本身就具备较好的抗病能力和耐储存性,如桑提娜、拉宾斯等品种。这些品种的果皮相对较厚,果肉紧实,水分含量适中,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的挤压和碰撞,在运输过程中减少果实受损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腐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