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胶:这种情况是绿松石的颜色够深,但硬度不够,或内有泥线,太软太松脆,不能直接加工,所以必须进行处理。先除去绿松石内部的水份,再把绿松石浸泡在一种无色的环氧树脂里,等到绿松石完全吸收了树脂后捞出,进行加温,促使树脂固化。
灌胶:如果绿松石矿石的颜色极淡,极为松软,可以像粉笔一样在地上划线,这种材料称为“白料”或“泡料”,也有人称为面松的,这些“泡料”必须进行灌胶处理。
灌胶过程与浸胶过程差不多,只不过把无色的浸胶树脂换成了有色的灌胶树脂,另外浸胶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而灌胶要将绿松石和树脂放在密封的压力罐内,用真空泵抽出空气,使其吃透树脂。
这是目前用得最多的绿松石优化方法,市场上大约有五到六成左右的绿松石都经过灌胶处理。经过灌胶处理后的的绿松石“泡料”,摇身一变,就成了色泽鲜艳、颜色均匀的高档绿松石了。
过蜡:就是在绿松石完成打磨、抛光后,再到熔化的石蜡中过一下。就是把腊加温达到100度左右溶化,再把绿松石放进已溶化的腊容器里浸泡几十分种,捞起冷却后,擦干净上面的敷蜡即可。
这样做可以在其的表面形成一道保护层,提高绿松石的表面亮度。过蜡其实算不上处理,因为它对绿松石的质地没有起改变作用,它不过是一种传统的加工工艺。
扩展资料
工艺
1、旺安绿松石的工艺要求,主要以颜色、质地、杂质及块度大小为标准。质硬、色蓝如瓷松者,块大者为特级料,中小块为一级料;中等硬度、色由蓝到豆绿,如绿松以及网纹美观的铁线松者,大块为一级料,中小块为二级料;其它可使用的料为三级料;最次者为"面"松,只有大块或处理后才能使用。
2、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李时珍采药"雕像,即为绿松石雕制而成。绿松石玉雕工艺品是中国独具风格的出口玉雕品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誉。
改质的旺安绿松石
1、为了改善一些品质较差的天然绿松石的外观、颜色,提高耐久度和使之易打磨抛光而不易破碎,通常采用注蜡、注塑等方法来改质天然绿松石。这种做法通常珠宝界是认可的,毕竟优质的绿松石太少了。改质过的绿松石主要成分还是天然的,不过经过改质工序。
2、常用的改质方法有以下几种:注蜡——因为绿松石是密度比较低的一种宝石,注蜡可以填补表面的微小气孔,避免在佩戴中绿松石遭受污染,这种是绿松石加工中很古老的一种工艺,过蜡以后绿松石颜色会自然变深,也更具观赏性,色泽纹理变的更清晰漂亮,这种工艺的绿松石多用于珠宝镶嵌使用。
3、Zachery处理方法——可以改善旺安绿松石颜色,减少孔隙度同时不加入任何外来物质。处理后的绿松石显示一种“知更鸟蛋”的蓝色调。经该方法处理的绿松石在裂隙附近会出现比较深的蓝色富集现象,先进的检测方法可以发现经Zachery处理的绿松石存在钾元素的异常升高现象。
4、但是经过改善优化工序的绿松石,和注胶的南红玛瑙、战国红红玛瑙一样,时间久了会出现老化现象,所以这一类玉石宝石可以佩戴,但是价值大打折扣,没有收藏价值。
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通常采用注腊、染色和注塑等方法来改质天然绿松石。这种做法通常珠宝界是不认可的,因为改变了松石的本质。
1、染色
染色绿松石颜色不自然,国内市场上的染色绿松石常呈深蓝绿色或深绿色,且过于均匀,但在裂隙处,颜色变深。
染色绿松石颜色很浅,一般在1mm左右,某些地方可能露出浅色的核。
2、注塑
注塑包括无色和有色塑料的注入,注塑处理的绿松石(图12-5-7)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鉴定:
(1)折射率:注塑的一般会低于1.61。
(2)相对密度:注塑的相对密度较低,一般小于2.76。
(3)硬度:注塑的摩氏硬度,一般为3-4,注塑的绿松石易出现刮痕。
(4)红外光谱:可出现由塑料引起的1450cm和1500cm间的强吸收,而在较新的注塑处理品种中,则出现1725cm的强吸收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绿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