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指适宜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古人认为好的教育,应该像和暖的春风吹拂人,应该像及时雨滋润大地。“春风化雨”出自两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君子教育的方法:“君子的教育方法有五种:一是像及时雨一般滋润学生,感化学生;二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三是培养学生的才能;四是答疑解惑;五是学生自学。”
第二个典故出自《说苑·贵德》。孟简子曾在梁国和魏国做宰相,但后来获罪逃往齐国,管仲迎接他的时候问道:“你在梁国和魏国做宰相的时候,门下有多少食客呢?”
孟简子答道:“三千多人。”
管仲又问:“今天跟你一起来的有几个人呢?”
“三个人。”
管仲好奇地问:“你现在落魄了,他们为什么还死心塌地地跟着你呢?”
孟简子答道:“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没钱埋葬,我出钱埋葬了他的父亲;一个人的母亲死了,他没钱埋葬,我出钱埋葬了他的母亲;还有一个人,他的哥哥被关在监狱,是我把他哥哥营救了出来。所以这三个人跟着我到了这里。”
管仲感叹道:“如果我有一天落魄了,一定没人愿意跟随我。我不像你,我不能像春风一样温暖人,我也不能像夏雨一样滋润人,我落魄时一定会孤苦伶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