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逾期可以起诉维权建议如下:1、向法院起诉,同时申请做财产保全由于P2P平台的借款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债权人,在起诉时,平台因为不是借贷关系中的当事人,不能代替债权人作为诉讼主体向法院起诉,但可以协助债权人起诉。
平台协助债权人准备诉讼材料,向法院起诉。如果法院立案,将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借款人(被告)。这时候有的借款人会想办法隐匿或转移财产,以致于债权人最后即使拿到胜诉判决,也收不回钱。
因此,为了防止借款人隐匿或转移财产,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债权人可以在向法院立案的同时申请财产保全,申请法院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第101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法院受理案件的前后不同时间申请财产保全,即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中财产保全。
实务中,越早提交财产保全申请,对申请人越有利。在不同时间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和注意点不一样。具体情况可咨询律师,以免错过财产保全最佳时期。
2、判决生效后,仍不还款,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债权人拿到生效的胜诉判决书后,若借款人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内仍不还钱,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后,将在三日内通知被执行人(借款人)。
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还款义务,并承担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那么债权人申请执行时需注意,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索,可以让法院更及时有效的执行借款人的财产。3、追究借款人的刑事法律责任!当借款人明明有能力还钱,却仍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还款义务时,可以依据《刑法》第313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老赖的刑事法律责任。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如果借款人有能力执行但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还款义务,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如果是单位借款人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还款义务,单位将被判处罚金,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按照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受到相应的处罚。
扩展资料:
P2P的商业模式:
P2P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网络信贷公司(第三方公司、网站)
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平台撮合成交。
在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