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缅甸联邦议会审核通过公寓法草案,允许外籍人士在缅甸购买公寓。据了解,该草案尚需总统签字才能正式生效。
该项新通过的公寓法草案规定,外国人可以依法购买公寓(综合所有权房屋),但在一栋公寓楼内,外籍人士持有公寓套数不得超过总套数的40%。该法案适用于占地面积不小于两万平方英尺(约合1858平方米)、楼层数不低于6层的公寓楼。
实施细则中,如何界定“外籍人士”。
除缅籍国民(持有缅甸红卡的人)、缅甸客籍人士(持有缅甸蓝卡的人)、缅甸准入籍人士(持有缅甸绿卡的人)以外的人,都属于外籍人士。
实施细则中,值得关注的一些点:
一、对外籍购房者。
1、外籍人士购房前,需事先咨询注册管理人;
2、购房时,只能使用合法从国外汇入缅甸的外汇收入购买;
3、购房后,外籍人士将获得统一注册与城市、房屋发展部门颁发的房屋产权证,户主可自由出售、抵押、出租或转租。
注:实施细则中,并未明确表示,外籍人士购房后,是否对土地拥有所有权。
二、公寓房项目的外籍投资者或合资者。
1、《公寓法》适用对象是6层以上的高层居民楼,地块面积大于20000立方英尺,出售给外国人的物业比例不超过40%。但《公寓法》实施细则,则去除了楼层的限制,保留了地块面积大于20000立方英尺,出售的物业比例不超过40%的规定;
2、外籍人士可以投资建设公寓房项目,也可以作为项目的合资商,但事先必须得到国家投资委员会的批准。项目建成后,投资商或者合资商,最低需要出售75%的公寓房,其中25%的公寓房可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进行注册;
3、公寓房项目的外籍投资商或合资商,有权出售的公寓物业,每次出售给外籍人士,都需要先咨询注册管理人,再由注册管理人向公寓监管委员会进行通报;
4、如果要将公寓房用作其他用途,那建设时,需要和居民楼分开分层建设,且需要为商用房另设入口。
有商业用途的房间,开发商需要把房间的类型、面积、规划图、总房间数等一一列出;为避免对住户产生影响,开发商在出售公寓前,如果公寓项目内有其他商业用途的房间,需提前告知购房者,同时,需获取购房者已经了解相关情况的保证书(注:开发商营业执照由三年变更为五年);
5、公寓房项目地基建设完成30%,就可进行预售,且通过预售获得的所有金额,须存入银行,仅可作为公寓房项目建设用途,不得作为其他用途。
扩展资料:
一、相关税费:
公寓法明确规定这两项经济活动需缴纳印花税和登记费。鉴于印花税“行为税”的性质,开发商在向相关登记机关登记共有土地时需就该等登记行为和公寓登记文件缴纳印花税。若后续住宅单元的所有权发生变更,受让人为印花税纳税义务人。
对于登记费,公寓法仅明确规定了住宅单元所有权转让的登记费用应当由受让方支付,但对公寓开发过程中对“共有土地”的登记费用承担并未规定。
无论是印花税还是登记费,公寓法虽然明确了支付义务人,但支付义务人并不等于实际负担人,但实践中合同双方仍可自由约定由谁来承担税费。
二、开始申请时间。
根据《公寓法》以及《公寓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管理司从2018年1月份开始接受申请。
参考资料:人民网-外国人获准在缅甸购买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