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山根藤状灌木,几不分枝,茎上常生不定根。叶仅具小叶3枚;叶柄长4-5.5厘米,被短柔毛,近轴面有一明显的沟槽;小叶厚纸质,椭圆形,下面苍绿色,被短柔毛;侧脉极不明显;顶生小叶柄长0.5-1.3厘米,侧生小叶柄几无。
总状花序,均被短柔毛;小苞片细小,钻形;花萼杯状,内外均被短柔毛,裂片钝三角形;花冠白色,旗瓣瓣片长圆形,基部外面疏被短柔毛瓣柄线形,翼瓣椭圆形,先端钝圆,瓣片椭圆形;
子房扁长圆形或线形,子房柄长约4毫米,花柱长3毫米。果序长约8厘米,荚果椭圆形,长1.2-1.7厘米,宽1.1厘米,先端钝圆,具细尖,黑色,光滑,果梗长1厘米,果颈长4厘米,无毛。
扩展资料:
生长于山谷或山坡密林中,海拔800-1350米。野生是生长生长生长于石山脚下或岩石缝中,喜温暖、凉爽的环境,25~30℃最适宜生长。不耐寒,绝对温度低于5℃时生长停滞。一般土壤均能种植。忌积水。
产广西、广东、四川、湖南、江西、浙江;亦分布于日本。产地主要位于中亚热带,星散生于沟谷溪边常绿阔叶林下,喜阴湿、腐殖质丰富的生境。
分布区1月平均温5.5-8.0℃,绝对最低温可达-5℃,7月平均温26-28℃,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土壤为红壤或黄壤,pH值4.5-5.5。花期7月,果期9-10月。分布于中国与日本,在我国的西南、中部、南部和台湾地区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