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是杂食性动物,其中植物性食物只占食谱的7%左右;动物性食物约占食谱的93%。
青蛙爱吃小昆虫,善于发现动着的小型昆虫。
从解剖的60只青蛙中发现,在动物性食物中,被吞食的动物涉及四门、四纲、十目、三十多个科。在156只被食动物中,昆虫纲动物占80%,鳞翅目最多:稻卷叶虫11只,稻螟10只,稻苞虫7只,粘虫10只,玉米螟2只,棉红铃虫2只,萍灰螟2只,眉蚊夜蛾3只,稻眼蝶5只。
鞘翅目次之:稻负泥虫5只,稻象鼻虫6只,金龟子2只,瓢虫4只。其次是半翅目(白背飞虱8只,灰背飞虱7只,稻黑蝽象2只,褐背飞虱6只)和双翅目(稻潜叶蝇8只,萍摇蚊5只,果蝇2只,蚊3只)。
扩展资料
青蛙的生活习性:
1、温度:
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在自然条件下,青蛙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当冬季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
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次年早春温度回升时结束冬眠。水温超过32℃级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会导致青蛙陆续死亡。2、湿度:
湿度是青蛙生存、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蛙类的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粘液来包吃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蛙的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
湿度和温度还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要求湿度越高,否则温度高环境干燥,水分蒸发快对蛙生长、生存都不利。3、光照:
青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平时喜欢在向阳、有阴的草丛中栖息。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4、水质:
青蛙的卵在水中孵化,蝌蚪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因此要求蛙池水域有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始终溶氧不得低于3毫克/升。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直接从空气得到氧气,但其皮肤仍有辅助呼吸辅助呼吸作用。
水中的溶氧高,对其仍有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冬眠时,主要靠皮肤在水中的呼吸作用,所以溶氧量要求也不得地狱3毫克/升。PH:青蛙要求水域PH为中性或偏微碱性,PH在7-8为宜。青蛙要求在淡水中生活,对盐度的忍耐很差,一般盐度不高于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