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农历五月初五,公历每年都会有变化别名: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等,多达二十几个,堪称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之最。节日来历:说法众多,不过主要是以下几种:纪念伍子胥;纪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迎涛神;龙的节日;恶日;夏至;纪念女诗人秋瑾节日习俗:各地有区别。但主题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产生地: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意义:纪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纪念秋瑾的就义2006年5月20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开始,端午节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按规定放假一天;2009年9月30日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端午节世界申遗是在韩国端午节申遗的刺激下进行的,还好成功申遗。五月初五这天过端午节的出中国和韩国外,还有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