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一产品的各种可变成本占公司今年销售收入的比例为:生产可变成本的35%,销售可变成本的25%,管理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已知固定成本为105000元单位可变成本=收益*(0.35+0.25+0.10)=70%*收益那么单位变化贡献=50-70%*50=15保本销售量=105000/15=7000件2.销售量增加了20%。那么销售量是7000*120%=8400件公司利润=8400*(50-50*70%)-105000=21000元3.利润要求增加15%。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销售量,提高单价,降低单位可变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折合21000*115%=24150元如果销售量增加,将销售量设为X。X*(50-50*70%)-105000=24150,得到X=8610件。如果采用提高单价的方法。设置单价为X。8400*(x-x*70%)-105000=24150,x=51.25元/件。拓展资料1.支付给各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这种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通常需要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支付。在销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主要是固定成本金额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的增加或可变成本的减少都会增加经营杠杆系数。2.在市场繁荣、业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增加固定成本投资或减少可变成本支出来提高经营杠杆系数,从而充分发挥正杠杆利益的利用。与固定成本一样,可变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是有条件的,即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如图中的“相关范围”所示。换句话说,当它超过相关的范围时,可变成本的金额可能会呈非线性变化。3.成本分类根据变动成本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种是技术可变成本,另一种是可自由支配可变成本。技术可变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总成本随消耗变化成比例变化的成本。它通常表示为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成本。可自由支配可变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决策改变的可变成本。4.相关的差异固定成本,又称“固定成本”,是可变成本的对称。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周转率变化的部分成本。固定成本多为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