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配额交易就是在一个原本是自由排放的领域,通过对排放上限的封顶,从而把不受约束的排放权。1单位排放配额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配额分配方式:主要分为免费分配与有偿分配。拓展资料:1、历史总量法以企业过去的碳排放数据为依据进行分配。通常选取企业过去3~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出该企业的年均历史排放量,而这一数字就是企业下一年度可得的排放配额。历史总量法对数据要求较低,方法简单,但忽视了企业在碳交易体系之前已采取的减排行为,同时企业还有可能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采取进一步减排行为。历史强度法以企业历史碳排放为基础,并通过在其后乘以多项调整因子将多种因素考虑在内的一种计算方法,如前期减排奖励、减排潜力、对清洁技术的鼓励、行业增长趋势等。历史强度法是要求企业年度碳排放强度比自身的历史碳排放强度有所降低。基准线法将不同企业(设施)同种产品的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按顺序从小到大排列,选择其中前10%作为基准线(10%为假设比例,不代表具体行业),每个企业(设施)获得的配额量等于其产量乘以基准线值。对于数据基础好、产品单一、可比性较强的行业可采用基于基准线法分配,如发电行业、电解铝等。2、由国家发改委根据各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控排企业纳入情况等因素确定地区配额总量,并预留部分配额用于有偿分配、市场调节和重大项目建设。地方配额在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提高比例。其中免费分配的标准和方法由国家发改委参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统一确定。地方配额总量与免费分配配额之间的轧差,可由地方政府用于有偿分配,有偿分配的具体方式由地方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