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纯碱2205

2024-10-20 08:15:30

【纯碱2205合约晚评】日内国内纯碱市场震荡偏强,价格成交重心上移。受买涨不买跌心态影响,下游拿货意愿不高,坚持随用随采,重碱下游浮法玻璃厂家原料重碱库存多在一个月以上,纯碱厂家出货阻力较大,整体库存持续增加,新单价格灵活调整,市场中低价货源增加。华北地区纯碱市场行情低迷,部分贸易商轻碱货源送到山东终端价格在2800-3000元/吨,山东地区重碱主流送到终端报价在3600-3700元/吨,实际成交多一单一谈。华中地区纯碱市场弱势下行,外部轻碱货源送到湖南终端价格在2700-2800元/吨,重碱货源送到湖南终端价格在3000-3200元/吨,低端为期货货源,当地部分玻璃厂尚未定价。纯碱装置开工率波动回升。技术面日价格强势反弹,K线收取大阳线,价格上方承压关注40日均线2670附近,价格关注延续性,附图指标MACD多头势能再次放量,价格关注均线区间2670-2400;4小时K线价格破位上行,短线行情趋向反弹上行,晚间关注势能的延续,价格的回撤关注起涨点2500前期的顶底转换支撑,暂时交易区间高沽低渣为主,上方关注2670附近空单参与,止损控制2706,目标2500拓展资料一、期货相关发展期货相关图片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中国古代已有由粮栈、粮市构成的商品信贷及远期合约制度。在民国年代,中国上海曾出现多个期货交易所,市场一度出现疯狂热炒。满洲国政府亦曾在东北大连、营口、奉天等15个城市设立期货交易所,主要经营大豆、豆饼、豆油期货贸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十年,到1992年郑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展开另一波期货热炒风潮,各省市百花齐放,最多曾经一度同时开设超过50家期货交易所,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期货交易所数目的总和。中国国务院在1994年及1998年,两次大力收紧监管,暂停多个期货品种,勒令多间交易所停止营业。自1998年后,中国大陆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三所,前者经营能源与金属商品期货,后两者经营农产品期货。到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首项推出的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