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差使该国外汇增加,兑换本国货币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本国货币汇率上升。顺差国际收支顺差亦称“国际收支盈余”。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各个国家之间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即为顺差。一般冠以“+”号。顺差的意义1、首先,经常项目顺差刺激经济增长。经常项目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净出口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净出口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的增加具有外贸乘数效应,在外贸乘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净出口额,大于经常项目顺差额。其次,资本项目顺差直接推动经济增长。2、增加外汇储备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外汇储备的增加有利方面:一是提升了综合国力,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二是表明我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较为容易地以较低成本取得各类贷款。三是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对其利润汇回本国有安全感,这些外商愿意更积极注入资本,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总量平衡不仅与储蓄投资有关,还与外贸有关。当财政有赤字时,在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增加进口弥补财政赤字,以保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那样,容易出现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存的双赤字现象。当财政有赤字时,在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即增加净出口)来弥补财政赤字,以保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连年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使得我国成为国际上的债权国。因而,我国不仅有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而且增加了我国对外清偿能力、保证对外支付,还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