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西方经济学弹性的定义是什么?

2024-12-17 03:09:55

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弹性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的变动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变量(如需求量)对另一个变量(如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例如,如果价格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就是弹性的度量。弹性的大小通过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二)需求的price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的是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我们用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这个程度。公式如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其中,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DQ代表需求量的变动,DP代表价格的变动,Ed代表价格弹性系数。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商品需求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完全无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完全不敏感,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2.缺乏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价格的小幅度变动导致需求量的小幅度变化。3.单位弹性:需求量与价格以相同比例变动,价格变动不影响需求量。4.富有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价格的小幅度变动导致需求量的大幅度变化。5.无限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极度敏感,价格的微小变动就能导致需求量的无限大变化。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产品性质:生活必需品通常需求弹性较小,而奢侈品需求弹性较大。-替代品的可用性:替代品越多,需求弹性越大,因为消费者可以更容易地转向其他商品。-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广泛的商品,消费者可以更灵活地调整需求,因此弹性较大。-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比重:比重越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越不敏感,需求弹性越小。-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