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议决策过程华盛顿会议虽然表面上主张废弃秘密外交,但实际上所有关键议题均由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四国的代表团团长先行私下讨论并作出决定,偶尔法国会被排挤在外。2、条约概述会议期间签订了三项重要条约:-《四国条约》:1921年12月13日,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美、英、法、日条约》,通常称为《四国条约》。该条约有效期为10年,规定四国互相尊重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如发生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此外,该条约终止了1911年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签订的协定,并且美国通过此条约表明其不受凡尔赛体系的约束。-《五国海军条约》:1922年2月6日,即华盛顿会议闭幕当天,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的美、英、法、意、日五国条约》,简称《五国海军条约》。该条约规定了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比例,并规定条约有效期至1936年。这是美国在会议上的一个重要胜利。-《九国公约》:同样在1922年2月6日,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该条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和行政完整,以及给予中国无阻碍地发展强大政府的权利,但实际上要求中国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3、会议简介华盛顿会议是1921年至1922年间举行的国际会议,由美国建议发起,旨在重新分配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该会议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召开,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4、会议影响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条约和决议案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在承认美国占据优势的基础上,确立了凡尔赛体系未能涵盖的远东和太平洋区域的新帝国主义国际关系体系,并作为凡尔赛体系的一个补充。然而,这一体系并未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美日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争夺愈发激烈。华盛顿会议导致中国重新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