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是一种含碳量超过2.1%的铁碳合金,通过将铸造生铁或部分炼钢生铁在炉中重新熔化,并添加铁合金、废钢、回炉铁来调整其成分制得。与生铁不同,铸铁经过二次加工,通常加工成铸铁件。铸铁件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能够制成复杂零件,一般具备良好的切削加工性。此外,铸铁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减震性,价格相对较低。铸铁的牌号采用GB5612-85标准表示,由表示该铸铁特征的汉语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大写正体字母组成。当两种铸铁名称的代号字母相同时,会在该字母后加小写正体字母来区分。同一名称的铸铁需要细分时,则取其细分特点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正体字母,排列在后面。具体表示方法包括:-灰铸铁(HT100)-蠕墨铸铁(RuT400)-球墨铸铁(QT400-17)-黑心可锻铸铁(KHT300-06)-白心可锻铸铁(KBT350-04)-珠光体可锻铸铁(KZT450-06)-耐磨铸铁(MTCu1PTi-150)-抗磨白口铸铁(KmBTMn5Mo2Cu)-抗磨球墨铸铁(KmQTMn6)-冷硬铸铁(LTCrMoR)-耐蚀铸铁(STSi15R)-耐蚀球墨铸铁(SQTAl15Si5)-耐热铸铁(RTCr2)-耐热球墨铸铁(RQTA16)-奥氏体铸铁(AT)牌号中的代号后面的一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值,若有多组数字则第一组为抗拉强度值,第二组为延伸率值,用“一”隔开。合金元素用国际元素符号表示,含量大于或等于1%时,用整数表示;小于1%时一般不标注。常规元素(C、Si、Mn、S、P)一般不标注,有特殊作用时才标注其元素符号及含量。白口铸铁中的碳以渗透碳体(Fe3C)形式存在,断口呈亮白色,因此称为白口铸铁。由于含有大量硬而脆的Fe3C,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难以加工,主要用于少数耐磨而不受冲击的制件,如拔丝模、球磨机铁球等。多用于炼钢和可锻铸铁的坯料。灰口铸铁中的碳大部分或全部以自由状态片状石墨存在,断口呈灰色。其铸造性能良好,切削加工性好,减磨性、耐磨性好,熔化配料简单,成本低,广泛用于制造结构复杂铸件和耐磨件。根据基体组织不同,灰口铸铁分为铁素体基灰口铸铁、珠光体-铁素体基灰口铸铁和珠光体基灰口铸铁三类。由于灰口铸铁内存在片状石墨,而石墨是一种密度小、强度低、硬度低、塑性和韧性趋于零的组分,其存在如同在钢的基体上存在大量小缺口,减少承载面积,增加裂纹源,导致灰口铸铁强度低、韧性差,不能进行压力加工。为改善其性能,在浇注前向铁水中加入适量的硅铁、硅钙等孕育剂,使珠光体基体细化,从而改善灰口铸铁的性能。可锻铸铁是通过将碳、硅含量较低的铁碳合金铸成白口铸铁坯件,再经过长时间高温退火处理,使渗碳体分解出团絮状石墨而成。可锻铸铁分为两类:黑心可锻铸铁和珠光可锻铸铁。黑心可锻铸铁组织主要是铁素体+F基本+团絮状石墨;珠光体可锻铸铁组织主要是珠光体基体+团絮状石墨。另一类是白心可锻铸铁,白心可锻铸铁组织决定于断面尺寸,小断面的以铁素体为基体,大断面的表面区域为铁素体、心部为珠光体和退火碳。石墨变细小而均匀分布,经过这种孕育处理的铸铁称为孕育铸铁。球墨铸铁在铁水浇注前加入一定量的球化剂(常用的有硅铁、镁等),使铸铁中的石墨球化。由于碳(石墨)以球状存在于铸铁基体中,改善了对基体的割裂作用,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大大提高,并具有耐磨、减震、工艺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现已广泛替代可锻铸铁及部分铸钢、锻钢件,如曲轴、连杆、轧辊、汽车后桥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