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的法律,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将依据盗窃的金额和具体情节来决定刑罚。对于数额较大的盗窃行为,即在1000元到10000元之间,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能附加罚金。如果盗窃的金额达到数额巨大,即在10000元到60000元之间,刑罚将升级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同样需要缴纳罚金。而如果盗窃的金额达到60000元以上,则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可能附加罚金或没收财产。在特定情况下,比如盗窃金融机构或珍贵文物,且金额特别巨大或情节极其严重时,除了上述刑罚外,还可能面临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判决,并且将没收全部财产。这些特殊情况通常会受到法律的严格审查,以确保公正裁决。此外,对于扒窃行为,法律也规定了明确的起点金额,即500元。这种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制裁,其具体刑罚可能会依据扒窃的次数和情节来定。在天津市发生的一起案件中,三名犯罪嫌疑人在2014年12月进行了一次入室盗窃,涉案金额总计达50万元。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此类案件的刑罚将依据盗窃金额及具体情节来判定。具体到此案,由于涉案金额高达60000元以上,犯罪嫌疑人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将面临财产没收的惩罚。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案件的具体刑罚还需依据当地法院的最终判决来确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后的态度以及受害方的损失情况等,来作出最终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