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爱和被爱是等同的吗

2024-12-12 06:01:22

实际上,爱情的选择并非黑白分明,而是关于在两个不同的异性对象之间选择爱得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没有人会愿意与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结婚,因为这样的婚姻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以我们熟知的林徽因的复杂情感经历为例。徐志摩、金岳霖和梁思成同时深爱着林徽因。这三人对她的爱都十分热烈。然而,最终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她实际上最爱的人是徐志摩,其次是金岳霖,最后才是梁思成。徐志摩是一位诗人,他的爱情似乎像火一样能够融化一切,这让林徽因感到甜蜜,同时也害怕诗人的爱情如同火焰,来得快去得也快。她爱他,他也爱她,然而诗人的爱情过于感性,缺乏理性,最终林徽因复杂的心情下选择了放弃。她创作的《人间的四月天》一诗,反映了那时她内心的矛盾和纠结。金岳霖外表英俊,理智过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哲学家。他对林徽因的爱同样热烈,甚至终身未娶。然而,他的爱过于理性。对于女性来说,过于热烈的爱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全,没有安全感的爱等同于不爱。因此,徐志摩在爱情战斗中败下阵来。同样,对于过于理性的爱,因为这种爱太沉重,太理智,女性希望既被爱又被爱,但过于理性的爱会让女性感到压抑,失去对爱情的控制力。总的来说,过于理性的爱同样会让女性感到不安全,等同于不爱。因此,金岳霖也失败了。梁思成的爱位于两者之间。他不是诗人,也不是哲学家,而是建筑学家。他的爱没有徐志摩的狂放,也没有金岳霖的理智。他爱林徽因,但始终为她着想,认为只要是她喜欢的,他就可以为她牺牲和退出。他的人和他的家庭都是淡泊平和的。对于爱情至上主义者徐志摩来说,有时越深的爱,越可能带来越深的伤害。这种爱对林徽因来说是一种负担。但是,金岳霖本身兼具诗人和哲学家的气质,被这样的人爱可能也是一种负担。事实上,金岳霖在爱情失去后终身未婚,他是一个死钻牛角尖的人。因此,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女性需要爱,也需要被爱,但她更需要的是轻松的爱情。她们不希望自己的爱情是死去活来或者悲壮崇高的。徐志摩的爱像小弟弟一样顽皮,金岳霖的爱像尊敬的父亲一样。只有梁思成的爱像大哥哥一样随和、随意、随心、随性。只有这种随和随意随心随性的爱情才是女性真正渴望的。人们不会愿意与一个自己一点也不爱的人结婚,因为她们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的爱,而不仅仅是爱的深浅。女性选择被爱是正确的,因为男人对自己追求的东西一定会珍惜。对于某些男人来说,容易得到的爱情他们可能不会很珍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