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5年,美国空军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成功避开了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爆炸范围。为了确保原子弹的破坏力最大化,并确保飞机安全撤离,美军工程师和飞行员进行了精心的计算和规划。飞机在投下原子弹后,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飞离爆炸核心区域。飞机投弹时,原子弹在距离地面约600米的高度爆炸。B-29轰炸机在约9000米的高空投下原子弹。从投弹到爆炸,飞机有大约44秒的时间来逃离。B-29的最大速度约为每小时575公里,这意味着在44秒内,飞机理论上只能飞行约7.02公里。然而,实际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的计算表明,飞机似乎很难在爆炸前逃离核爆中心。尽管如此,1945年8月6日,在日本时间上午8时15分17秒,原子弹“小男孩”被投下后,B-29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严格执行了撤离动作。45秒后,原子弹准时爆炸,B-29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波气浪,但飞机和飞行员并未受到严重损害。事实上,参与这次行动的飞行员大多数都能活到八九十岁。这次成功的撤离还得益于原子弹的投放方式。原子弹并非垂直下落,而是因惯性作用沿抛物线下落。因此,B-29在投弹后立即进行了155度的急转,并背对原子弹方向急速俯冲,利用重力加速,最终成功逃离了核爆区域。尽管如此,担任轰炸任务的B-29仍然感受到了冲击波的影响,飞机上的胶片全部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