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风痱的成语风痱的成语是什么

2024-12-12 05:54:37

风痱的成语有:耳边风、风风雨雨、春风风人。风痱的成语有:风风雨雨、风风火火、耳边风。成语的结构是:风(半包围结构)痱(半包围结构)。成语的注音是:ㄈㄥㄈㄟ。成语的拼音是:fēngfèi。风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中风病。二、引证解释⒈中风病。引宋黄庭坚《送刘季展从军门》诗之二:“仙家耕耘成白璧,道人_掘起风痱。”任渊注:“痱,音肥。韵书曰:风病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三·黄耆五物汤》:“治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不能动履者。”三、网络解释风痱“痱”与“废”同义。指中风后出现偏瘫。①病证名。四肢废而不用的疾患。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简称痱。证见四肢废而不用,身无痛。甚则可见口不能言,神志昏乱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录《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治疗风痱用三味竹沥饮、竹沥汤。《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治风痱用换骨丹、疏风顺气圆、八宝回春汤等方租庆胡。②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灸法:度病者手小指内岐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毕;又作两度,续所注上,合其下,升其上,取其本度,横置其升上,令三合其状,如到(倒)作△字形。男度左手,女度右手。嫌不分了,故上弊拦丹注三处,同时起火,各差碧一百壮愈。”即取患者小指端至掌横纹内侧端间距离为度量单位,以其一端置脐中,沿前正中线直上,于度端定一点。于此点上再以同等长度作一倒置等边三角形,其底边呈水平,三角各顶端是穴共3穴。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风痱。定位在中脘穴下0.5寸一穴,左右旁开1.5寸各一穴,共3穴。主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艾炷灸3-7壮。关于风痱的词语有:打秋风、耳旁风、风月场、耳边风、风木叹、一窝风。点击查看更多关于风痱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