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瓦当是汉代的一种装饰艺术,尤其在新莽时期尤为流行。四神纹瓦当上的图案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这四种动物组合成的图案又被称为“四灵纹”。四神纹在汉代的应用极为广泛,不仅出现在铜镜、漆器、石刻上,而且在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也时有出现。在汉代,四神被视为具有避邪求福的象征,同时也代表了季节和方位。青龙代表春季,位于东方;白虎代表秋季,位于西方;朱雀代表夏季,位于南方;玄武代表冬季,位于北方。有文献记载,曹操之子曹植在其《神龟赋》中描述了四神:“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岗,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方。”这不仅描绘了四神的形象,也体现了它们与季节和方位的对应关系。在这些动物中,玄武最为独特,它是龟和蛇的结合体。古人解释说,“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有人认为,这与古代图腾信仰有关,是氏族外婚制的反映。在瓦当的制作工艺方面,汉代瓦当的特点是中央有一个大圆柱,旁轮宽而整齐。早期制作分为三道工序:先造瓦心,后造旁轮,最后上瓦当。西汉中期以后,瓦心与瓦轮不再分两次制作,而是同时完成,制作过程得到了简化。这些模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瓦当,不仅大气磅礴,而且仪态生动,是新莽时期的代表作品。四神瓦当不仅在形制上体现了汉代工艺的精湛,而且在图案上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季节的深刻理解。这些瓦当不仅是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谐与人神共处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