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礼仪中,席位的设置有着严格的规定。《仪礼·特牲馈食礼》中提到,筵与席相对而设,这是为了区分上下等级。尸席是主位,上籑坐尸席,面向东方。而在尸席的东边,设有一张筵,以供其他参与者就座。这种布局体现了古代礼制中的尊卑有序。同样,《仪礼·少牢馈食礼》中也提到了对席的设置。这里的对席是对尸席的补充,设在尸席的西侧,同样面向西方,供其他参与者使用。这种设置方式不仅体现了礼仪的严谨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文化传统。在《金瓶梅词话》的第一回中,武大安排妻子坐在主位上,而武松则坐在对面的席位上,武大则坐在旁边。这种安排不仅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也显示了社会地位和家族秩序。这种座位安排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代礼仪的规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古礼中的席位设置不仅仅是简单的座位安排,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礼仪规范。这种规范不仅体现了对礼仪的尊重,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家族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