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推迟上班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及其工资支付准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如果企业因为自然灾害、市场原因等合理因素而推迟上班时间,并且按相关法律法规支付工资或者经双方协商后确保工资支付合理,那么就不会被视为违法行为。然而,如果企业无缘无故地推迟上班时间,且未依法支付工资,那么这很有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如果不是由于劳动者自身原因导致企业停工、停产,那么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企业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如果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劳动者仍提供正常工作,那么相应的支付标准不应低于当地区域的最低工资标准;反之,如果劳动者未能提供正常工作,则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因此,了解企业推迟上班的具体原因及相关安排至关重要,以便准确判断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