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一词最早是英国化学家罗伯特·安古斯·史密斯于1872年提出的,他在分析伦敦地区的雨水后,发现其偏酸性。史密斯在1872年出版的《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的开端》一书中,首次使用了“酸雨”这一术语。自那时起,“酸雨”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用来描述那些被酸(如硫酸、硝酸)污染的雨、雪、雨夹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根据一些科学家的观点,pH值在5.0以下的雨被视为酸雨,而有些则认为pH值低于5.6的雨也应归为此类。普通雨雪溶有二氧化碳后的pH值通常为5.6,这表明pH值的变化范围相当广泛。酸雨的pH值因地域不同而异。东欧及部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雨水pH平均值在4.3至4.5之间,而欧洲其他地区的雨水pH平均值则在4.5至5.1之间。美国东部和加拿大的雨水pH平均值在4.2至4.6之间,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雨水pH平均值则在4.6至4.8之间。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为中心的美国北部地区受酸雨影响最为严重,该地区的雨水pH平均值仅为4.2。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污染物有关,特别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进而导致雨水、雪或雨夹雪等降水形式变得酸性。酸雨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对人类健康和基础设施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