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科学家沪上讲述宇宙谜团:黑洞不是“自私天体”

2024-12-16 16:11:43

科学家在上海讲述宇宙谜团:黑洞并非“自私天体”黑洞,这个现代广义相对论中描述的天体,以其强大的引力吸引着一切物质,甚至光线也无法逃脱。然而,黑洞并非如一些描述那般“自私”。黑洞的形成,源于恒星燃料耗尽后的引力坍缩。尽管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黑洞,但通过观察其对周围物体的影响,我们得以间接了解黑洞。尽管黑洞看似无休止地吞噬物质,但霍金在1972年提出的黑洞辐射理论表明,黑洞也会以一种无法被探测的方式缓慢损失质量。这种现象被称为“黑洞蒸发”,且其速率非常缓慢,例如,一个恒星内核坍缩形成的黑洞,可能需要10亿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蒸发。实际上,黑洞在宇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它们不仅推动星系的运转,还促进恒星的形成。黑洞的存在,对于星系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没有黑洞,太阳系和人类可能都无法存在。黑洞的“吞噬”并非纯粹的消耗,而是宇宙中的物质循环的一部分。黑洞如同宇宙的清理机,吞噬“垃圾”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物质或能量,为宇宙的平衡和整体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将黑洞称为“自私天体”并不准确。目前,关于黑洞的许多理论仍然基于猜测,例如黑洞内部结构、吞噬的物质去向以及信息悖论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黑洞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可以预见,未来的研究将揭示更多关于宇宙这个神秘天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