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成功举办,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启。奥运会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当时,希腊人规定每四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这一传统持续了1170年,共举办了293届奥运会,直至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1875至1881年间,德国考古学家在奥林匹克遗址的发掘工作激发了全球对古奥运会的兴趣。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受此启发,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他的倡导下,1894年国际体育大会决定创立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1896年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古代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共计举办了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尽管如此,古代奥运会的传统仍然被保留下来,一个奥林匹亚德被视为一届奥运会,无论是否举行。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较少,前22届仅持续一天。随着项目增加,奥运会延长至两天,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奥运会持续时间为5天。第一天是开幕式,包括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日;第五天为闭幕式,进行颁奖和敬神活动。现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丰富多样,包括田径、游泳(及其衍生项目)、射击、举重、自行车、射箭、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体操(含艺术体操)、击剑、摔跤、赛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马术、现代五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等。奥运圣火的传统始于1934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在奥运会期间点燃圣火,取源于奥林匹亚,通过火炬接力传递至主办国。1936年,第11届夏季奥运会在柏林举行,首次举行了点火仪式和火炬接力,全程3075公里,共有3075人参与接力。自这届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或缺的仪式,象征着和平与友谊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