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致父亲观后感作文450字

2024-12-05 09:24:25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初生,每个成年人都曾是孩子。通过《爸爸去哪儿》这类节目,成年人找回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并重新发现了父爱;为人父母者透过节目,重新审视自身的责任,并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一重新发现彼此的过程,充满了惊喜、欢笑、逃避和勇敢,父母子女间的心灵距离也因此拉近。虽然节目中的父母子女在这短短72小时内惊喜地发现了彼此,获得了短暂的心灵靠近,但这恰恰证明了现代父母与子女之间已经隔阂甚远。一档亲子电视节目让人瞬间感动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能够常常陪伴孩子,彼此了解,彼此感受。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父亲教育缺位的传统困境下,年轻父母没时间或不愿意陪伴、了解孩子,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从今年初的《小儿难养》到最近的《爸爸去哪儿》,育儿题材成为电视荧屏的新宠,亲子话题热议,这反映出初为人父母的80后,对亲子教育的困惑和对事业与家庭平衡的诉求。在现实生活中,80后父母们既需要面对工作、生活压力下无暇陪伴孩子的无奈,又延续着传统文化中亲情缺席的困惑。湖南卫视公布的收视数据显示,《爸爸去哪儿》首期核心观众群女性观众占比近2/3,25岁至34岁群体的占比也高达36%。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年轻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家中看电视上的“爸爸带孩子”,而丈夫也许还在单位加班,也许在外应酬,也许只是待在卧室里打游戏、玩电脑。他们的孩子依然延续着没有父亲陪伴的故事。事实上,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母亲身上,在不少现代家庭,养育孩子的职责主要推到上一代老人身上,妈妈对子女教育的参与度也较低。《爸爸去哪儿》提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困惑: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去哪儿了?父母又将指引孩子们去哪儿?一个孩子,要健康平安地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现代公民,首先必须跟着父母的脚步前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现代教育的共识,或许也是诸多亲子节目能获得火爆收视、赢得共鸣的真正原因—父母去哪儿,孩子就会去哪儿;孩子去哪儿,社会就会去哪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