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同进士出身并非一个具体的职位,而是宋代和明清科举时代根据考试等第而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在宋代,科举考试被分为五甲。第一甲的考生会被赐以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的称号;第二甲的考生则获得进士及第并从事郎的称号;而第三、第四甲的考生则被赐以进士出身的称号;至于第五甲,则被称为同进士出身。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有所变化,被分为三甲。头甲包含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会被赐以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的第一名,即“传胪”,以及中二甲的其他考生,都会被授予进士出身的称号;而三甲的人数最多,他们则被赐以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无论是宋代还是明清,同进士出身都代表着科举考试中的一定成就,是许多士人追求和自豪的荣誉。虽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但却是一种对学识和才能的认可,对于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未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