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近期公布了八类典型的虚假违法广告案例,旨在提醒消费者理性看待广告宣传,并增强识别违法广告的能力。据统计,2007年本市工商部门查处了2326件虚假违法广告案件,同比增长6.31%,共计罚没款3870.05万元,同比增长41.45%。在披露的案例中,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材等涉及老百姓人身安全的虚假广告问题依然严重。互联网虚假广告的泛滥以及含有不良信息的广告增加,这些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化妆品广告夸大功效的现象尤为突出,尽管药品和医疗器械广告的违法率有所下降,但老问题依然存在。例如,上海玉丹药业有限公司和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因在广告中夸大产品功效而分别被罚款3万元和17.96万元。此外,美容广告误导患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上海华美女子医院因在广告宣传中夸大其诊疗技术和效果,被工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并累计罚款1.45万元。这些虚假广告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还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针对上述问题,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接受医疗服务时,应查验广告的合法性。互联网作为虚假广告的温床,其简单高效和无序性为虚假广告的散播提供了便利。消费者在面对网络广告时,应保持警惕,仔细甄别。除了上述领域外,珠宝饰品、教育培训、投资理财、房产物业等方面的虚假广告也被披露。这些广告往往虚构事实、夸大价值或作无事实、无科学依据的保证。市工商局表示,今年将继续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和规范行动,对违法率居高不下或发布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违法广告的相关主体,将发出警示告诫并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