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色的石头被称为鸡血玉,而没有血色的则被称作昌化石。鸡血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其质地则为地开石或高岭石,硬度大约在2至3之间。在鸡血玉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水银斑点,以及一些微小的石英颗粒突出于石表面。鸡血玉的红色主要由硫化汞中的致色元素铁、钛引起,这些元素的含量决定了血色的深浅,含量较多时,血色呈现为暗红色。同时,鸡血玉中还含有硒、碲等感光元素,这也使得鸡血玉在受到光照或热烤时会发生颜色变化,通常表现为变暗。评价鸡血玉的品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血”的红色,最佳的鸡血玉应具有鲜艳、凝固、厚重的特点。鲜艳的鸡血玉红如刚滴下的鲜血,而凝固的鸡血玉则聚集而不分散。厚重的鸡血玉是指红色深入石层,具有层次感。另外,鸡血玉的地张也非常重要,地张指的是红色染在何种石头上。优质的鸡血玉地张应为纯净、半透明,红色与石头底色相得益彰。鸡血玉的形状多样,包括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等,通常尺寸在5到2厘米之间最为适宜。鸡血玉质地细腻,带有韧性,结构紧密,即使在雕刻时也不会崩裂。好的鸡血玉通常不经过雕琢,适合做印章使用。如果鸡血玉经过雕刻,则可能是为了掩饰其瑕疵,这样的鸡血玉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