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接生工作主要由稳婆承担。稳婆这一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并在唐宋时期发展成熟。由于历史、地域和文化差异,稳婆有不同的称呼,如隐婆、产婆、收生婆、接生婆和老娘婆等。接生时,富贵人家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器具,包括桶盆、参药、红糖、生姜和草纸等。稳婆选择时会特别注意其技艺高超。分娩时,稳婆会要求家属将所有闲杂人等回避,避免产妇惊慌。孕妇通常会被帮助撑扶站立,或仰卧在铺有粗纸的床上,直到腰腹开始疼痛,这时稳婆会判断胎儿即将分娩。孕妇需要用力时,稳婆会帮助其用力。若遇到横生、倒产、偏产或难产,稳婆需迅速采取措施,避免危及母子生命。对于横生的情况,稳婆会将产妇安顿好,用热水温手,先将胎儿头部调整对准产门,再用中指探查胎儿肩膀,确保脐带不被缠绕。随后使用催产药物,并指导产妇用力,使胎儿顺利分娩。倒产则需让产妇仰卧,轻柔地将胎儿推回顺产位置,等待胎儿自然顺产。在处理难产时,稳婆可能会运用自己的技巧,将胎儿转回正确位置,或使用催生药物。在处理过程中,稳婆需具备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能力,如伤产、冻产、盘肠产等,甚至还要处理产妇交骨不开、产门不闭、胞衣不下、血崩不止等复杂情况。此外,还有死胎、鬼胎、葡萄胎等更棘手的难题。在断脐环节,稳婆会剪断婴儿的脐带,但会预留一小段,用细麻线缠绕,再折叠盘结,并用软棉布包扎。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脐带不要沾水,以防止脐风的发生。通常在三、五天后,脐带会自然脱落,形成一个凹陷的脐眼。冬天时,稳婆会用绵布包裹剪刀,以防止冷气进入产妇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