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外形分类,砖可分为实心砖与空心砖;按材料分类,则有红砖、水泥砖等。红砖因其烧结粘土的特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与混凝土的兼容性,但很多地区因资源限制而禁止使用,空心砖成为了首选,尤其适用于承重墙。红砖和空心砖的主要区别在于:红砖的制作过程包括挖土、和泥、制坯、烧制,一块红砖需数倍于其体积的土地作为原料,制作过程需要大量的土,这会占用大量耕地。而空心砖的常见原料为粘土和煤渣灰,质轻、强度高,能节省大量粘土,减轻墙体重量,其内部孔洞还具备隔音功能。从房屋结构稳定性及抗震性能来看,实心的红砖优于多孔的空心砖。抗震性能差是空心砖的致命缺点,由于空心砖内部为空,整体质量轻,墙体密度不足,导致抗震性能不佳。然而,通过合理建设及辅助措施,如混凝土浇灌,空心砖的抗震性能可以与实心砖相当。因此,这个缺点可以通过合理建设避免。在地基良好的地段,砖混结构的房屋可盖到8层以上,但由于国家规定,房屋达到8层及以上必须安装电梯,因此大多数砖混结构房屋不超过8层,实心红砖可承重至24米以上。尽管房屋内部的柱和梁板为钢筋混凝土,但主要承重仍依赖砖墙。空心砖虽可承重,但其承重能力较实心砖弱,因此多数框架或框剪结构的房屋外墙多采用空心砖,以满足分隔作用和防水需求。在乡镇地区,多数房屋使用实心红砖,因未建设多层,单层采用实心砖,上层采用空心砖,既降低成本,又减轻墙体对基础的压力。对于层数不多的建筑,可以采用空心砖,但底层或地面以上2米以下及地梁以上必须使用实心砖,以防潮。空心砖的防潮防水性能不如实心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