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济南的冬天哪里写实哪里想象

2024-12-02 02:12:13

《济南的冬天》中,实写景物形象的地方,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等,但仅摹状不足以传神,更多地仰仗虚写。在作者笔下,冬天的阳光下,济南呈现出“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神情;一圈围城的小山,也传达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细语;薄雪羞涩地微微露出点粉色;水藻则展现出“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的“精神”;而那水,对水藻则有一副“不忍得冻上”的和善心肠。小雪覆盖不匀的山坡,似乎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些长枝的垂柳则要在水里照个影儿。《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创作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体验了雾气带来的深刻印象,还前往了西南地区。来到被誉为“泉城”的济南后,他感受到了强烈的触动。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地说明了地点和季节。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济南的冬天》的主题思想是对济南特有的冬景的喜爱和赞美。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以及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情操。老舍多用温情的意象描绘济南冬天的温晴之景,营造出一种温婉的整体性语感。语言层面写的是济南的“温晴”,所要表达的是济南冬天的温情。“温晴”是所见的外象,是借以表现心象的客体和媒介;“温情”是心象(心灵感受),它蕴涵的是作家的主观情感、生命和人生感悟及审美感受。文章不惜笔墨写景,实际是抒发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才真正是文章的意蕴、文章的核心。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他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他更名“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