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诈骗每次数额不足立案标准,仍需报警处理。虽然这些诈骗案件的金额可能不足以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但仍然可以作为行政案件处理。警方会对此类不构成刑事犯罪的治安问题进行登记备案,并可能实施行政拘留或处罚。对于民事纠纷,警方会尝试调解。如果调解失败,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若一个人多次实施诈骗而未受处理,这些行为的累计金额可能达到构成犯罪的程度。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超过两千元被视为“数额较大”。诈骗罪的数额是累计计算的,即使每次诈骗的金额不到5000元,但如果累计诈骗金额达到或超过5000元,也将构成诈骗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诈骗金额未达到较小标准,即未达到1000元,则不构成诈骗罪,但依然违反社会治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被拘留5至15天,并可能被罚款1000元以下。诈骗5000元属于较大金额,通常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并可能被处以罚金。诈骗公私财物,尤其是较大数额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并可能被罚款。对于累犯,将加重处罚。诈骗罪的认定基于以下标准: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手段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3)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该条款规定了盗窃、诈骗等行为的处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该条款详细说明了诈骗罪的定罪和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