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宋代。宋室南渡,定都临安,将中原的儒学文化也带到杭州。《梦梁录》记载,临安巷陌街坊,有沿门点茶的服务。《咸淳临安志》提到“岁贡茶叶”,表明杭州茶叶已成为贡品。早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就提到“钱塘天竺、灵隐两寺产茶”。杭州作为名茶之乡,自古以来茶肆林立。《梦梁录》描述茶馆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日卖雪泡梅花酒,夜市有车担浮铺点茶汤。明《西湖游览志》称老龙井茶为两山绝品,郡志称宝云、香林、白云诸茶,未若龙井茶之清馥隽永。清乾隆下江南时,曾到龙井胡公庙品茶,赞不绝口,封胡公庙前18棵龙井茶树为御茶,龙井茶叶因此声名大振,盛誉久享。杭州余杭区的径山寺位于西天目山中,宋孝宗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号称“江南禅林之冠”。清康熙书寺名“香云禅寺”。径山环境幽静,树林密布,流水潺潺,是读佛、论道、参禅、品茗的好地方。佛教中的参禅悟道,实际是“闭目静思,修心养性”。坐禅允许饮茶。唐宋时,佛教兴盛,以茶助谈,以茶助经,参禅悟道成为风尚。茶与佛,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春季,径山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献茶于僧客。僧客接茶后,闻香、观色、品茶,而后方可评论茶品,再谈经论道。到了明清时期,进山品茗论道者日众,影响甚至远播海外。日本禅师亲自到径山寺拜师取经,将径山的茶宴形式带回本国。据考,日本的茶道源自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