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踏入一个整洁有序的教室,我都会感慨万千。环境的保护,看似简单,但实际行动中却难能可贵。然而,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随意丢弃垃圾,破坏环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良习惯。我的教室曾经也是如此。教室里到处都是垃圾,抽屉里塞满了零食包装袋、矿泉水瓶;桌子底下堆满了废纸、撕碎的纸条;墙角堆积着牛奶盒、纸巾;垃圾桶里的垃圾溢出;地上还有未喝完的牛奶,苍蝇不时飞起。垃圾无处不在,教室里充斥着污浊的气息。一些同学甚至拿起扫把,用扫把当枪,垃圾箱盖当盾,教室里灰尘四起。垃圾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同学在课间吃零食(如牛奶),随手丢弃包装袋(牛奶盒吸管);有的同学在美术课上,把本子撕成纸条,或把折纸、卡纸、双面胶等丢弃在地板上;有的同学将未喝完的牛奶盒随手扔在墙角,满墙都是;还有的同学将粉笔随意丢在教室各处。这些行为不断产生垃圾,导致教室环境恶化。这种恶性循环很快让教室变得垃圾满地,灰尘漫天。同学们在课间互相追逐,踩在牛奶盒上,未喝完的牛奶四处喷洒;有的同学用黑板擦乱舞,空中下起五颜六色的“春雨”;有的同学把喝完的矿泉水瓶当球踢,灰尘四起,教室里乌烟瘴气。老师在课堂上询问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感受。老师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同学们的脸都红了,纷纷捡起脚下的垃圾。现在,下课后同学们自觉地打扫卫生,每个人都会清理自己周围的垃圾,食品包装袋、牛奶盒、废纸等都自觉地扔进垃圾桶。同学们相互监督、评比,教室变得干净整洁。坐在教室里学习,有了舒适的感觉。大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教室里摆放整齐的桌椅,干净的环境,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