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亮了秦氏的楼房。秦家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名叫罗敷。罗敷擅长养蚕采桑,一天她来到城南的桑园采桑。她用青丝作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枝作篮子上的提柄。她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明月珠装饰的耳环。她穿着黄色绢做的裙子,紫色丝绸做的上衣。路过的行人看到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赞叹。年轻的小伙子看到罗敷,脱下帽子,整理头巾。耕田的人忘记了耕田,锄地的人忘记了锄地。他们回来后互相埋怨,只是因为多看了罗敷一眼。太守从南边骑马过来,五匹马都停了下来。太守派人去问是谁家的女子,回答说:“这是秦家的女儿,名叫罗敷。”太守问:“罗敷今年多大了?”回答说:“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却已经有些年纪了。”太守问罗敷:“可以和我一起乘车吗?”罗敷回答说:“太守你真是太傻了!你有自己的妻子,我也有自己的丈夫。”接着罗敷夸赞她的丈夫:“东方有一千多车马,我的丈夫就在最前面。怎么认出他呢?骑着白马,后面跟着黑马。马尾上系着黑色丝带,马头上戴着黄金装饰。腰间挂着价值千万的鹿卢剑。他十五岁时做了府中的小吏,二十岁时在朝廷做了大夫,三十岁时做了侍中郎,四十岁时做了城中的太守。他的皮肤洁白,略微有些胡须。他在公府中稳步前行,在府中从容行走。在座的几千人都说我的丈夫非常出色。”《陌上桑》是一篇严肃立意、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诗中讲述了一位美貌女子罗敷的故事,她被一位太守看中,但拒绝了他的请求。罗敷机智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使这位太守感到尴尬。这首诗与秋胡戏妻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但罗敷乐观机智的性格和喜剧式的结局使它成为一首独创的作品。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罗敷的美貌,通过她的服饰和旁观者的反应来体现。第二部分写太守对罗敷的追求,遭到拒绝。第三部分罗敷夸赞自己的丈夫,以打消太守的邪念。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活泼、自信的女性形象。罗敷的美貌和品行都得到了充分展示,她的形象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陌上桑》在写作手法上,最令人称赞的是侧面映衬和烘托。诗中通过描写罗敷的服饰和旁观者的反应,间接地表现了她的美丽。此外,罗敷夸赞丈夫的内容,也通过侧面描写来体现她的聪明和机智。这些手法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效果,还丰富了诗歌的内涵。《陌上桑》的语言藻采化倾向明显,特别是在第一和第三节中。这种风格使诗歌具有统一的叙述风格,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这首诗幽默风趣,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风格之中,体现了乐观和智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