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鼻翼扇动、紫绀、端坐呼吸,甚至需要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这主要是因为通气需求超过了呼吸器官的通气能力。呼吸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主要有三种类型。吸气性呼吸困难通常由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或异物等引起。这类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吸气显著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并伴有干咳和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另一种是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和小支气管痉挛狭窄引起。患者呼气时会感到费力、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哮鸣音,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痉挛性支气管炎等。还有一种是混合性呼吸困难,由于广泛性肺部病变导致换气功能下降,患者在吸气和呼气时都会感到费力。除了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脏病引起的心原性呼吸困难通常在劳动时加重,休息时缓解,仰卧位时加重,坐位时减轻。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可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发作,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会突然感觉气闷或气急,被迫坐起,轻者症状可自行缓解,重症者可出现气喘、哮鸣音、紫绀、双肺湿罗音、心率加快、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称为“心原性哮喘”,可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此外,中毒、血液病、神经精神因素等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中毒如代谢性酸中毒、急性感染、吗啡类和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等均可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难。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或一氧化碳中毒等血液病,以及重症颅脑疾病、癔病等神经精神因素,也可导致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伴随的其他症状对于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例如,发作性呼吸困难伴窒息感,可能与支气管哮喘、心原性哮喘、暴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癔病等有关。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可能由声门水肿、气管内异物、大片肺栓塞、痉挛性支气管炎、自发性气胸等原因引起。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可能与大叶性肺炎、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结核、肺梗塞、支气管癌、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纵隔肿瘤等有关。呼吸困难伴发热,可能与肺炎、胸膜炎、肺结核、肺脓肿、肺梗塞、急性心包炎、急性纵隔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咽后壁脓肿等有关。家庭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保持安静、避免情绪紧张,取半卧位或坐位,减少疲劳和耗氧,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给予清淡饮食,鼓励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体内水分,适当给予化痰、解痉药物,如必嗽平8~16mg,每日3次;氨茶碱0.1~0.2g,每日3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当病情危重时,应及时送附近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