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不孝的表现有很多,但其中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大。2、意思并不是指没有生育后代是最大的不孝。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典出处是《孟子·离娄上》。4、上下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5、”整句话的意思:中华民族的领导者先贤舜,在娶妻的时候,没有事先向父母进行汇报。6、这一做法被视为是没有做到一个后辈应有的本分。7、但实际上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再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8、所以舜虽然没有预先禀告自己父母,但在有德行的君子眼中,舜的做法还是和向父母事先禀告了是一样的。9、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存在着误解。10、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鼓励和规劝后辈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11、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1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13、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14、相关故事舜的父亲从小就不是很喜欢他,尤其是舜的后母过门之后更是百般刁难舜,甚至想要逼死舜。15、舜长大后娶亲的时候,他的父亲根本不来为他主持,所以舜最后只好不告诉父母自行娶亲。16、所以孟子才说:“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大。17、舜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18、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什么区别的。19、”(因为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20、”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21、出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2、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23、君子以为犹告也。24、”释义: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25、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26、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27、其他的两不孝为:一味地顺从父母,看见父母犯了错误不劝说,这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28、家境贫困,父母老了,还不拿自己俸禄赡养父母。29、孝道的意义孝的意义在于“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30、人无德不立,一个人能够仁德居心,遵从孝道,在家庭就能够爱护家人、孝养父母,而不会成为不孝的逆子。31、在工作中就能够尽职尽责、忠义行事,而不会成为自私自利、贪赃枉法、堕落腐化。32、对于自身,则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圣贤君子,而不会成为只知吃喝享乐、危害社会的败类。33、不孝有三是指有了三胎就不孝,无后为大是指不生孩子活的轻松快活,像个大爷一样俗话说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4、说家里女人生不了男孩,家里没儿子的就是不孝。35、有这观念的人不在少数,男人女人都有,尤其偏远的农村老人。36、这种愚昧的观念也导致了人们的“重男轻女”思想,酿成了许多家庭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