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姓王的历史名人简介10字姓王的历史名人

2024-12-06 22:28:32

1、一、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2、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3、王实甫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4、二、王昌龄(唐代边塞诗人)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5、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6、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7、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8、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9、三、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10、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11、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12、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13、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14、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15、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16、四、王维(中国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17、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18、唐朝诗人、画家。19、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20、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21、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22、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23、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24、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25、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26、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27、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28、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9、” 五、王安石(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23]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30、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31、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32、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33、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34、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35、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36、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37、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38、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3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实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昌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羲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