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如何找学生谈心

2024-12-13 12:09:01

谈话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它有助于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谈话可以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掌握谈话技巧,灵活运用谈话形式,讲究谈话技巧。首先,谈话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教师需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包括思想、学习、生活、家庭和周围关系等情况,确定谈话内容和方式。这样有助于对症下药,深入细致地解决问题。其次,谈话内容应具有针对性。每个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不同,教师需事先设计好谈话内容,找准问题根源,确定谈话主题和内容。这有助于谈话有的放矢。再者,选择合适的谈话时机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绪和具体情况,把握谈话时机。如学生情绪稳定时,可以立即谈话;情绪激动时,则需要先“冷处理”或引导后再谈。对于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应马上谈;对于可以延后的,则需等待时机成熟再谈。同时,教师的观点应鲜明,不能模棱两可。正确的观点可以激励学生,引导其向上。此外,教师应通过谈话,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谈话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谈心式、批评式、安慰式、预约式、激励式等。室内谈话可以增强谈话的严肃性,室外谈话则可以使双方增进感情,轻松愉快。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谈话方式。语言运用同样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选择恰当的语言。谈话语言要真实、准确、委婉,富有情感、新意和针对性,切忌简单、急躁。教师还应注意谈话的切入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可以使谈话轻松愉快,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入手。目前,部分青年教师在开展学生思想工作时缺乏谈话艺术和技巧。他们可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或在不合适的场合批评学生,或谈话方式呆板枯燥,无法引起学生共鸣。这些不当的谈话方式可能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教师掌握谈话艺术和技巧至关重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