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农坛的建筑群由五组建筑和四座坛台组成。庆成宫、太岁殿及其前的焚帛炉、神厨及其宰牲亭、神仓以及俱服殿构成了这五组建筑。此外,还有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和地祇坛四座坛台。这些建筑和坛台主要位于内坛墙内,只有庆成宫、天神坛和地祇坛位于内坛墙外,外坛墙内。在内坛观耕台前有一亩三分耕地,是皇帝亲耕之地。这些建筑群从明代开始建造,到清乾隆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体布局基本保持完整,建筑的结构和艺术风格保留了明代的特点。这些建筑根据不同的祭祀活动要求,分为宫殿建筑和象征生产等项功能性建筑。宫殿建筑雄伟壮观,采用黑色或绿色琉璃瓦,内部装饰精美,用金龙和玺彩绘。功能性建筑则相对简单,采用灰瓦硬山和简练的装饰。庆成宫位于先农坛内坛东北部,是皇帝行耕礼后休息和犒劳百官随从之地。太岁殿建筑群位于先农坛内坛北门西南侧,是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之地。俱服殿和观耕台位于太岁殿东南,俱服殿在观耕台之北,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先农时更衣并行藉耕之典的场所。神仓位于太岁殿东部,有“天下第一仓”之誉。神厨院位于太岁殿之西,是存放祭祀用品的地方。这些建筑和坛台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