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重过轻的人往往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且恢复起来较为困难。2.导致体重过轻的原因通常包括遗传、疾病、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缺乏锻炼等。3.受遗传和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家庭成员普遍较瘦,但并无器质性疾病,属于无力型体质。这类人群能胜任学习或工作,但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4.所谓的遗传很多时候并非基因缺失,而是基因没有得到表达。基因的表达需要特定的诱导物,这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5.疾病方面,包括各种慢性疾病和器质性病变,如腹泻、消化性溃疡、结核、肿瘤、贫血以及寄生虫病等。中医认为,体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引起。6.对于体型瘦弱的人来说,首要任务是就医治疗疾病,同时注意饮食调理,以维护脾胃健康。7.瘦弱人群通常脾胃功能较弱,包括脾气虚弱、脾阴亏虚、脾阳虚弱、胃气虚弱、胃阴亏缺和胃阳虚弱。调养脾胃的关键在于养护,因此食物选择上应有所倾斜。8.具有调养脾胃功能的食物包括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禽肉类、蘑菇类、牛奶及奶制品、豆奶、豆腐等豆制品。此外,还应多摄入小米、糯米、各种豆类、甘薯、山药、藕等淀粉类食物。9.食物并非药物,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逐渐改善。合理的饮食结构应参考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0.瘦弱人群在饮食上应做适当调整,纠正挑食和偏食的坏习惯,适当增加食量,调整进食顺序,选择营养丰富且能量高的食物。11.为增加体重,可以选择富含营养和能量的食物,如重乳酪蛋糕、小西点、小蛋糕等,餐后适时补充帮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综合酵素。12.日常零食可以选择花生、奶糖、牛奶(优酪乳)、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补充脂肪可以通过烹饪用的植物油、坚果类食品,但应避免油炸食品。13.进餐时,应先食用主菜或含肉或奶酪的开胃品,接着吃蔬菜,以增加热量摄入。如果喜欢喝饮料,最好在两餐之间饮用,为高热量食物腾出空间。餐后可以吃一些甜食。14.晚上适量加餐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