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亦称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现代生活压力增大,许多人面临社交焦虑障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李一花指出,"社交恐惧"这个词在年轻人中很流行,他们常常用这个词来自嘲,但社交恐惧并没有得到公众像其他精神疾病那样的关注。她呼吁我们更多地从病理角度关注社交恐惧症患者。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会过度关注他人的目光,害怕与陌生人接触,害怕在公共场合讲话,容易感到紧张。他们习惯性地低头、驼背,不敢直视别人。这样的人小时候通常很乖巧、懂事,共情能力过强,容易讨好他人,过度关注他人意愿,害怕得罪人。他们倾向于否定自己,宁愿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低,总担心自己做错事、说错话。他们极度敏感,对别人的言行容易想太多,内心戏丰富。缺乏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没有自己的想法。据人民日报报道,社交恐惧症在现代青年中较为普遍,他们用这个名词来拒绝传统的社交原则,回避所谓的"无聊社交"。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对视恐惧症:对视时感到紧张害怕,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2.表情恐惧症:总是担心自己的表情不对,害怕别人误会。3.赤面恐惧症:在人前容易脸红,情绪变化时面部甚至全身发红。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正视别人,直视他人的眼睛,保持目光坚定而温柔。2.说话要坚定,控制好语速和语调,保持声音有力。3.不要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不安全感,保持自信和镇定。4.不要自我内耗,减少胡思乱想,积极行动起来。5.敢于维护自己的底线,不要忍受不公平的待遇。6.学会拒绝,不要找各种借口,语气坚决。7.停止与他人比较,珍惜自己的独特之处。8.不要刻意迎合他人,保持自己的尊严。9.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被拒绝也没关系。最后,借用何炅老师的话:如果你的性格内向或孤独,但因为工作关系需要变得积极或活泼,不要感到伤感和难过,而应该为自己骄傲。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可以做自己,但在社会中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甚至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说明我们被需要。被需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只要不迷失自己,不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所以,有时说要成长为大人,虽然有人觉得心酸,但如果你永远只是个孩子,也对不起那些爱你、给你力量的人。可以孤独,但不要称自己为患者,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但出门时,不说自己是战士,至少能承担很多事情。这样,我们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