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债务人拒绝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请求强制执行生效的判决或裁定。2.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债务人必须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若债务人拒绝履行,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或请求审判员将案件转交执行员处理。3.调解书和其他应由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若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4.对于仲裁机构的裁决,若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应予执行。5.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有权查询债务人的财产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并根据情况采取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等措施,确保执行措施不超出债务人应履行的义务范围。6.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时,应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相关单位必须遵照办理。7.若债务人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有权扣留、提取债务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需确保债务人及其扶养家属的基本生活费用。8.人民法院在扣留、提取债务人收入时,同样应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债务人的单位和其他储蓄机构必须协助执行。9.最后,若债务人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有权对债务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拍卖或变卖,确保执行措施不影响到债务人及其扶养家属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采取上述措施时,人民法院也应作出相应的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