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子属于鹿科动物,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成年麂子的体重通常在16至25千克之间,体长则在75至115厘米之间。它们性格胆怯,对外界环境的警觉性极高,因此在南方沿海地区常被称为“黄惊”,在野外很难见到。在我国,麂子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栖息在密林、草地和山地丘陵地带,以种子、嫩草、青草和树枝等为食。麂子的主要种类包括:1.赤麂(又称黄麂、黄猄):是麂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成年赤麂的体重在20至33公斤之间。它们的体毛呈淡棕黄色,不带芝麻褐色。2.黑麂(又称乌麂、乌猄):体型与赤麂相近,体重在20至30公斤之间。体毛呈棕黑色,头顶有棕黄褐色的斑点,额顶部有一束鲜棕色的长毛,与毛冠麂相似但颜色不同。黑麂是我国特有种类,分布于皖南、浙西以及与之一致的闽、赣部分地区。3.小麂(又称小山猄、茅猄):是麂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体重一般在12至17斤之间。雄性小麂的角比赤麂短小,角柄前缘至眼眉上缘有一条明显的黑线,头顶后枕至颈背至肩部有一条较宽的浅黑线。4.菲氏麂(又称林麂、乌麂):体重约为21公斤。头部有明显的额腺和眶下腺,额顶有硬簇毛,长约20毫米。体毛为黑色但棕色明显,呈褐棕色。腋部、鼠蹊部以及腿内侧为白色,股内侧有一宽阔的白色条纹,从腿内侧延伸至踵部。详情